4步驟申訴欠薪、申請工資墊償,勞工、雇主教戰守策

申訴欠薪cover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email
(2022.12.26更新)公司發不出薪資怎麼辦?勞工朋友遇到雇主積欠薪資,可以依循本文的4步驟流程提出申訴,或申請工資墊償。若您是雇主,在遇到發薪壓力時也別緊張,本文會介紹緩解欠薪衝突的方法,協助雇主將損害降至最低。

一、欠薪怎麼辦?4步驟申訴

勞工遇到雇主積欠薪資,第一步不是馬上找雇主理論,應該先按照流程整理證據並提出救濟,才能有效保障法律權益。

  1. 找出工資證明
  2. 找出勞雇關係證明
  3. 清點損失
  4. 提出申訴或訴訟

延伸閱讀:破解資遣糾紛|1公式計算新舊制資遣費,合法資遣流程

Step1.找出工資證明

資遣費、退休金與勞保投保金額都是以工資按法定比例計算而得。因此不論被欠薪水、資遣費或是雇主沒提繳退休金,第一步都是找出工資相關的單據,證明自己的每月工資數額。

常見工資證明的種類:

(以上證明都沒有嗎?歡迎直接到文末和律師諮詢其他可行的處理方式!)

Step2.找出勞雇關係證明

確定薪資金額以後,還要證明自己與雇主間有勞雇契約存在,說明這份薪資是勞雇所得,而非基於委任、承攬、買賣或其他法律關係。

常見勞雇關係證明的種類:

  • 勞動契約
  • 就業保險投保紀錄
  • 薪資轉帳開戶證明

(以上證明都沒有嗎?請直接到文末和律師諮詢其他可行的處理方式!)

Step3.清點損失

參考前述計算方式,算出薪資、退休金與資遣費上總共損失的金額,並逐條開列明細。

律師小提醒:發現雇主欠繳勞健保、退休金怎麼辦?

如有調閱「勞/健保投保紀錄」及「勞工退休金個人專戶資料」,不妨順便檢查雇主有無確實替自己投保勞健保並提繳退休金,以及有無高薪低報或欠繳保費的問題。若發現以上問題,便可一併計入損失,透過Step.4的管道申訴檢舉並採取司法行動。 (關於老闆未投勞健保、欠繳退休金會有什麼法律問題,請參考我們另一篇文章的說明)

Step4.提出申訴或訴訟

遇到勞資爭議,勞工可透過以下方式尋求法律救濟:

  1. 行政申訴:各縣市勞動局多半有提供電話申訴專線或申訴陳情信箱,勞工可直接透過電話或Email向所在縣市勞動局申訴檢舉雇主。
  2. 司法訴訟:勞資爭議採強制調解,因此勞工可以先向所在縣市勞動局聲請調解,如調解不成便可向法院提出訴訟。
  3. 申請工資墊償:僅限公司倒閉欠薪才可以適用。

行政申訴與司法訴訟是兩個獨立的救濟管道,可以選擇其一,也可以兩者都提出,不會互相衝突。

行政申訴與司法訴訟的差別:

行政申訴的效果是讓主管機關針對雇主的違法行為加以調查並裁罰,命雇主修正違法行為,使將來不再犯法,但未必能直接補償勞工受到的損失。如果勞工希望獲得實質的損害補償,還是需要透過司法途徑,針對個案進行審查與救濟。


二、如何申請工資墊償?

工資墊償是一個比較特別的制度,只有在雇主「公司倒閉」積欠工資時才能使用,勞工有機會透過工資墊償制度請求勞保局先代替雇主償還所欠工資。但申請工資墊償其實沒有想像中容易,申請前反而需要先經過種種法律程序,有關工資墊償制度的適用條件和申請流程,請見以下說明。

律師小提醒:

如果勞工因為公司倒閉而被大量解僱,可以先遵循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的規定,與雇主協商爭取更佳的解僱條件。
延伸閱讀:圖解大量解僱勞工的合法通報流程、期限、違規罰款

(一) 工資墊償制度的概念

事業單位倒閉欠薪,可能影響大量勞工的生計,而對著人去樓空的公司,勞工想要討回薪資,恐怕不只途徑漫長,還未必收獲實際效果。

為了即時保障勞工權益,《勞基法》創設了工資墊償制度,要求每一位雇主都必須依法提繳「積欠工資墊償基金」,但凡有事業單位因歇業而發生積欠薪資、退休金或資遣費的情況,便直接由勞保局先使用基金款項來墊償勞工被欠的工資,使勞工能夠獲得即時、確切的權利救濟。

(二)適用工資墊償制度的前提

想要透過工資墊償制度追回欠薪,必須符合以下2個前提條件:

1.雇主有歇業、清算或宣告破產的事實

此處歇業只需有終止營業的事實即可,不一定要有正式辦理歇業登記。如果公司是無預警的惡意倒閉,沒辦理歇業登記,勞工可以向所在縣市政府勞動局申請「歇業事實認定」來取得相關證明。

如果雇主並沒有歇業、清算或宣告破產的情況,是因為其他原因而欠薪,就無法適用工資墊償制度。

2.雇主有按月提繳「積欠工資墊償基金」

跟據《積欠工資墊償基金提繳及墊償管理辦法》第7條第1項規定,如果雇主欠繳基金,則其轄下的勞工便無法透過此制度申請工資墊償。

(三)可申請工資墊償的範圍

工資墊償的金額並不是毫無限制,勞工申請時務必留意所列舉的項目與金額。

1.可墊償的項目與金額上限

  • 雇主歇業、清算或宣告破產前6個月內所積欠的工資
  • 雇主未依法給付的退休金與資遣費(合計以6個月的平均工資為上限)

2.這些項目「不」可以請求工資墊償

  • 特休未休所折算的工資
  • 解雇預告期間之工資
  • 獎金等恩惠性給予

(四)勞工如何申請工資墊償?

工資墊償的申請方式,原則上應由同一事業單位的全體勞工彙整證據資料後,共同推派一位代表向勞保局提出申請。但如有特殊情況,則不在此限。

(五)申請工資墊償的應備文件

1.申請書表:

以下書表皆可至勞保局官網下載空白格式及範本。

  • 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申請及切結書1份(同一雇主之勞工應一次共同申請之,但情況特殊者,不在此限)。
  • 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名冊1份。
  • 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收據(每位申請人1張,並浮貼存摺封面影本及身分證正反面影本)。
  • 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勞工代表委託書及附冊1份(各委託人本人簽名蓋章)。

2.證明文件:

下列證明文件需由勞工自行準備。

  • 工資證明
  • 工作證明
  • 歇業證明
    • 歇業、廢止、註銷等登記
    • 歇業事實認定證明
  • 債權證明
    • 雇主簽署債權
    • 法院核發之支付命令暨確定證明書
    • 法院核發之強制執行裁定暨確定證明書
    • 法院判決暨確定證明書
    • 債權憑證

(六)申請工資墊償的流程

雖然前期準備證據資料的過程比較繁瑣,不過一旦送件申請後,主管機關核定相當快速,使勞工盡快獲得經濟保障。

Step1. 蒐集證據資料

  • 找出薪資證明與工作證明
  • 向法院聲請勞資爭議調解 / 聲請支付命令,以取得債權證明
  • 向所在縣市政府申請歇業登記證明 / 申請歇業事實認定

Step2. 共同推派勞工代表向勞保局提出申請。

需出具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勞工代表委託書。

Step3. 勞保局需於30內核定。

如需會同其他單位調查事業單位相關資料後核辦者,最多延長20日。

Step4. 如不服核定,有30日訴願期間。

如勞工不服勞保局之核定,需在收到訴願書後30日內提出訴願。


三、發不出薪資,雇主該怎麼做?

受到經濟不景氣、疫情衝擊等因素影響,難免造成部分企業經營上的困難,有時雇主不是惡意拖欠薪資,只是公司在財政壓力下實在難以如期支付龐大的人事成本。面對如此艱難的情況,雇主最應該做的是「盡可能降低損害」,積極與勞工協商,為經營規模做出合理的減縮,才是保全公司度過難關、長久經營的方法。

(一)積極與勞工溝通協議

雇主發現公司財政緊縮時,就需即早與勞工坦誠溝通,緩和勞工的衝突情緒,並協議討論一個雙方都可接受的付款計畫。

對雇主而言,可以徵求勞工同意,透過分期還款或在一定期間內減發薪資、增排休假等方式,暫使公司收支回到正常軌道,同時可避免勞工以罷工、離職或申訴等更具強制力的方式維權,造成公司損害擴大。

勞資協議訴求的是雙贏,站在勞工的立場,有維持每月生計的迫切需求,比起「全額」給付薪資,可能更需要「盡快」收到薪水。若協商成立也有助勞工早點緩解燃眉之急,否則拖延至司法程序,最少也需耗時三五個月,最終就算追回全部薪資,勞工的生活恐怕也已受到不小的影響,因此與雇主和平協商,稍微做出讓步,對勞工而言並非沒有好處。

(二)合理人事縮編與企業轉型

如果是因為市場生態急遽轉變,導致事業營收快速下滑,就宜考慮進行合理的人事縮編與企業轉型。雖然合法的資遣程序會產生一筆資遣費支出,但長期來看仍是最有效節省人事成本的做法,透過組織瘦身,先將支出縮減至可負擔的範圍,再進行內部改革整理,反而可以使企業有更佳的機動性重新適應市場變化。

(三)雇主惡意不處理欠薪會怎樣?

若雇主放任不處理欠薪問題,不只會造成財政缺口惡化,還將加速公司衰亡。

1.欠款金額擴大

欠薪是違反勞動法規的行為,若勞工提出檢舉,雇主將遭受行政與司法裁罰,除原本的欠薪仍須償還以外,還得再負擔高額罰款、資遣費甚至欠款的利息,時間越長,造成的財務破口會越大。

2.永久損害商譽

勞資糾紛判決與勞動懲處的紀錄都會公開揭示,任何人皆可查詢,恐永久損及品牌聲譽。尤其若勞工採取強制執行途徑,甚至可能間接影響企業的信用評價,最嚴重便是面臨破產倒閉,使公司和負責人都難以在商場翻身。

3.員工衝突引發骨牌效應

若欠薪引爆罷工潮、離職潮,可能導致生產瞬間跟不上預期進度,連帶拖累企業的整體營運,直接影響資金收入和客戶關係。

延伸閱讀:盜賣公司資產, 員工有什麼法律責任?公司、消費者這樣處理!


有積欠薪資、資遣費或其他勞資相關法律問題嗎?不論您是勞工或雇主,都歡迎加入第一法律官方LINE和我們一同討論!

加入好友
即刻聯絡

遇到法律問題別擔心,歡迎透過官方LINE和我們線上討論,我們樂意傾聽您的想法,在您有需要時提供您最快速有效的協助。

加入好友

請放心,線上詢問完全免費,所有對話內容與傳遞的資料都將受到嚴格保密。

熱門文章